查看原文
其他

【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候选】赵云龙——青春砥砺科研梦

2016-12-05 武汉理工大学团委

赵云龙

青春砥砺科研梦



赵云龙,男,1989年7月生,中共党员,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在读。2009年进入武汉理工大学麦立强教授课题组,从事纳米储能材料与器件的研究;目前在哈佛大学Charles Lieber教授(纳米科技奠基人、美国科学院院士)课题组,从事纳米材料与器件、生物纳电子界面方面研究。

自2008年本科入校以来,赵云龙积极参与科技创新,其学术科技作品《钼酸锰/钼酸钴分级异质结构纳米线设计构筑与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》获第十二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和第八届“挑战杯”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和湖北省金奖,实现了武汉理工大学在 “挑战杯”竞赛中全国特等奖零的突破。赵云龙先后在《Nature Communications》、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》(影响因子:9.4)、《Nano Letters》(影响因子:13.6)、《Materials Today》(影响因子:17.8)等国际重要刊物上发表SCI论文28余篇(其中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包含1篇Nat. Commun., 1篇PNAS, 2篇Nano Lett., 他人引用1800余次),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。2016年,他研究的褶皱石墨烯电极和锂空气电池成果得到进一步突破,以赵云龙为第一作者的关于褶皱石墨烯电极的Nature Communications论文和关于锂空气电池的PNAS论文,受到中国日报、国家能源局、德国权威科学网站Nanowork、美国Vertical News网站、中国日报、国家能源局、等专题报道和高度评价。

初进实验室  兴趣使然

从初中起,赵云龙就特别喜欢理科,面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,总喜欢找老师问个究竟。2008年考入武汉理工大学,选了心仪已久的材料学作为专业。大一刚入校时,赵云龙在图书馆看到一张张漂亮的纳米材料的电镜图片,再看到它的神奇应用,也就是那时候,对纳米材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
武汉理工大学为了提高本科生创新能力,推行“导师制”的培养模式,学生在本科期间可以申请一名指导老师,并参与导师的科研实验。大一下学期,出于好奇和对科研的兴趣,赵云龙申请了武汉理工大学—哈佛大学纳米联合实验室麦立强教授课题组。

初进实验室,赵云龙便感受到一种与课堂完全不同的学习氛围。在这里,不仅要主动去获取知识和信息,还要独立思考、亲身实践。起初,他只是跟着实验室的师兄师姐们学一些基础的合成、制备工艺,刷洗烧杯、配置溶剂、电池磨样……基本功是每天的功课,但并没有为此厌倦,“做实验是件非常快乐的事情,如果你不觉得快乐,那你就不应该做!”虽然大部分人对理工科人的刻板印象是苦苦泡在实验室,但面对自己的好奇,真心喜欢做实验的感觉。没过多久,赵云龙也已经能独立地将简单材料进行合成制备了,也逐渐养成了好实验记录、节约实验材料、整理实验器具的实验习惯和正确的态度。一边做实验,一边看先关的专业论文,对所学专业的研究领域赵云龙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。了解到课题组做的纳米材料在合成制备上方法多种多样,在光学、电子学、生物学方面应用前景十分广阔,更进一步激起了他的科研兴趣,坚定了继续探索和坚持创新的决心。

坚持探索  苦中有乐

在大学这几年,赵云龙的寒暑假几乎都在学校度过。2010年的寒假,他订了腊月28那一天的回程票,当时整栋宿舍就剩下他和楼管师傅了。在家待了不到七天,他又回到实验室里。

在熟练掌握了实验操作技巧和储备了一些专业知识后,赵云龙开始按照自己的思路做实验。大二、大三本来就是专业课程最密集的时期,不过他还是坚持每天课后来到实验室,一直到晚上快十一点钟才回宿舍,周末、节假日的大部分时间也都给了实验室。最疯狂的一次,是有一篇论文投稿后被审稿人要求补实验,由于时间紧张,他和同学们连续几天呆在实验室,吃、睡都在那里,通宵做实验,把闹钟定在凌晨两三点以便提醒取反应釜、做测试,这种让普通人“咋舌”的疯狂让赵云龙的超级电容器实验,不断地尝试,失败,再尝试,终于获得了成功。

除了做实验,阅读文献也是一个“大头”,英文文献更是道坎。初次接触,大量生僻的专业词汇让赵云龙望而却步,但是要想看明白前沿研究,就必须要坚持。刚开始阅读的时候,赵云龙读一篇英文文献要花很长的时间,标注了密密麻麻的中文解释,但一直鼓励自己不能放弃。就这样,从一开始对文献中的各种测试图一知半解,到独立对材料进行表征和性能分析,再到后来的独立撰写论文,曾经密密麻麻夹满中文注释的英文文献,终于变成了有自己署名的作品。

在老师的指导下,赵云龙将完成实验论文向《自然通讯》(Nature Communication,《自然》杂志的子刊)投稿。虽然是第一次,充分做好了被“喷”的心理预期,但是审稿人的要求之高,还是受挫不已。花费了两年的实验,就这样被冰冷、直接地拒绝了,心里觉得很是难过。后来在指导老师鼓励下,看到另一个审稿人的意见很不错,而且可以通过重新分析、补充实验,加强原实验的一些不足之处。赵云龙马上行动起来,修改后再次投稿,获得了肯定的回复,最后论文顺利地发表了。这篇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文章,实现了武汉理工大学发表论文在Nature系列刊物上的突破!

参加比赛  挑战自

科学探索本来就是一种坚持不懈的努力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,各自有各自的取舍,赵云龙选择了科研可能会舍弃了一些其他东西,虽然忙碌,但他很快乐。

基于2009年的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进行的长期科学探索实验,赵云龙发表了一系列论文,参加了一系列的科技竞赛。经过校“创新杯”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、第八届“挑战杯”湖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、多次的模拟答辩以及大量的材料准备,2011年12月,他终于站在了第十二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答辩的现场。经过之前的准备和平时的训练,在最重要的专家封闭考察阶段,赵云龙从容地回应评委专家们一遍又一遍地询问与评审。

为了将自己的科技成果进一步投入应用,2012年赵云龙参与组建了“帧科创业团队”,报名参加2012年湖北省第七届“挑战杯”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,最终获得湖北省金奖,也作为主答辩手参与公开答辩环节并获得“最佳团队奖”。通过模拟创业,一方面,多学科的交流,学到了很多在专业课程和实验室学不到的知识;另一方面,自己的科研成果能够真正与社会发展进步相结合。

凭借在其科技创新方面的成绩,赵云龙先后荣膺“湖北大学生年度人物”、“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”、“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”等荣誉和称号。其事迹先后被《人民日报》、新华网、《中国青年报》、《科技日报》等媒体报道,并作为优秀青年代表参加了在中国航天城举行的“实现中国梦、青春勇担当”主题团日座谈会,受到习近平、刘延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。
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